学院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涌潮”之动影未来 “提灯者计划”暨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2024届毕业作品展开幕

潮起涌动 观影未来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5月21日“‘涌潮’之动影未来”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届毕业作品展在中国动漫博物馆举办本次作品展由浙江省动漫产业学会、浙江省漫画家协会、浙江传媒学院等单位指导,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钱塘区动漫艺术协会主办,展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动画、漫插画、数字媒体艺术3个专业近百余件优秀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学生创作与探索的成果。作品展以“涌潮”为主题,寓意着学院在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也象征着我们同学们未来在这一领域的无限可能。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雷教授,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陶小明,浙江省动漫产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城,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邹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盘剑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博导于瑾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王雷,钱塘区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区文联主席谭雪华,钱塘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沈小玲、钱塘区美协主席薛承峰,浙江省动漫产业学会副会长、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玉良,中国动漫博物馆副馆长朱虹,浙江传媒学院教务处处长黄寒冰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凌广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学工部副部长谢伟旋及浙江省各兄弟院校领导和负责人、在杭重要动漫企业嘉宾、学校师生等300多人参加本次作品展。(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张雷)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雷教授宣布本次毕业作品展开幕。(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陈凌广教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凌广教授为开幕式致辞。他指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以“提灯者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着党建引领、专业过硬、紧贴行业、传媒底色,突出“美育+”的专业思政特色理念,通过“12345育人体系”的建构,将弘扬红色根脉建设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致力于“文化+艺术+技术”的合力赋能,探索“交叉型、复合型、前沿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保障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 陶小明)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陶小明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作品展不仅展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同学们对社会、对人性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无论是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观点,还是以深刻动人的故事表达现实,都体现了同学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最后,他向毕业生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鼓励他们保持对艺术的热情,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色彩和活力。(中国动漫博物馆副馆长 朱虹)2024 年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与中国动漫博物馆共建合作,中国动漫博物馆副馆长朱虹作项目推广发言,她提出通过馆校共建,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组织和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创作生产活动,以期推动浙江动漫文化产业取得丰硕成果。(活动策展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许盛教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毕业生代表 王琦睿) 活动策展人许盛老师和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毕业生代表王琦睿分别发言,介绍了活动的缘起、准备、布置以及展出情况,还就各自在教学、创作过程中的经验与观众进行了分享。(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聘任仪式)(业界硕士生导师聘任仪式)(浙江省漫画家协会赠书仪式)在各位领导嘉宾的见证下,现场进行了2024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浙江省漫画家协会赠书仪式和业界硕士生导师聘任仪式。受聘客座教授有: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 陶小明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盘剑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邹强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 王雷 受聘业界硕士生导师有:玄机科技《斗罗大陆》导演 唐宏宁网易集团党委副书记、公共事务部总经理 方伟龙友义传媒集团董事长 张竹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玉良向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樟银杭州蒸汽工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 成伟芳博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总监 梁家发浙江棱镜全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品牌顾问 任鸿翔中世媒(浙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渊麦朴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琦花果山传媒总经理 周建敏wuhu动画人空间创始人 王善扬杭州友诺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磊启幕式上,嘉宾们为2024届优秀毕业作品获得者颁发证书。2024毕业展是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与中国动漫博物馆二次联合策展,面向全社会公开亮相,本次展览汇集了学院动画、漫插画、数字艺术三大专业的优秀作品,凝聚了动艺师生的智慧和心血,希望借此为新时代下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案例与思路。涌潮波涛,奔流向前,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2024-06-04

2024毕业季 |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毕设作品展来啦!

时光荏苒 相聚盛夏 在重整着装蓄势待发的毕业季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届毕业生们 以画笔绘梦交出青春的答卷 用精彩的艺术创作为我们带来视觉的盛宴“潮涌”即江潮奔涌,表达了动艺学子敢于创新,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象征着新时代文艺事业大潮的涌动和发展。动为动画专业,影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他们以昂扬向上精神,天马行空的创意,拥抱未来,迈向未来。01展览信息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届毕业作品展 展览名称:潮涌——动影未来开幕时间:2024年5月22日9:30 持续时间:2024年5月22日-28日展览地点:中国动漫博物馆02作品预览作品介绍:《意外之旅》描述了在某天的中午,一只叫做肉包的小狗睡午觉的时候被一只蝴蝶打扰后,跟着蝴蝶来到水边,结识了另一只小狗。然后一起到处冒险,在途中遇到了大蛇,就在他们快被大蛇抓住的时候,蝴蝶找来他的朋友们,一起帮助肉包安全回到家的故事。作品介绍:《远马》这一短片通过两位唱《梁祝》的两位唱小生的女孩为主要人物设定,讲述一个贯穿越剧发展的历程,展示从旧时代向新时代的蜕变与改革,转场采用折子戏一幕一戏的表演形式。动画制作过程中将二三维技术与越剧元素相融合,后期部分添加了部分人工智能智慧赋能,使用多种制作方法完成动画制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越剧艺术走向更大的舞台。作品介绍:《风止》这一短片讲述的是主角和伙伴们的旅行短暂的结束,进入休息的一天,但是在这平静的时光里,曾经遭遇的灾难依然不断影响着她的生活。她畏惧同伴踪迹的消失,会在梦中重复灾难的场景,曾经失去的伙伴和现在的同伴逐渐模糊她的认知。她想,什么时候可以淡化灾难带来的痛苦呢。作品介绍:《来到植物园》设计了三个植物馆,分别为珍奇植物馆、沙生植物馆和花果植物馆,并对三个植物馆内各式各样的植物展开说明,共计科普了28种植物,通过对植物精细的绘制还原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原貌,同时辅以植物的高清照片以保证作品的科学性。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故事带领孩子们来到一个奇妙精彩的植物世界,希望这本绘本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植物之美。

2024-06-04

情系红星·笔绘信仰 ——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红星”交流会活动

青春向党,青年向上。在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的感召下,广大动艺青年始终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思想主线,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五四精神,把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办成引领动艺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于2024年5月14日举办了2024年度“红色蒲公英”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红星”交流会活动。01 薪火传承活动伊始,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学工办郎曼丽老师为活动致辞。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郎老师向青马学员传达了习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任与嘱托,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努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希望本期青马学员能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深入社区乡镇做好社会实践;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依托红色教育内化理论学习;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打磨人生理想融入社会需要,最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扎根群众,让“红色蒲公英”绽放,营造学院奋发向上的氛围,成为更加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学工办董洪澄老师宣读了青马班学习纪律。他强调学员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重在求知,练就过硬本领。同时表示要让学习成为自觉行为,把学习融入社会实践各环节,不断提高人生追求。分团委副书记、前青马班团支书孙启月同学作为优秀学员代表为我们讲述她在青马班学习一年的感悟与收获。加入青马班后她更加坚定政治信仰,强化了自身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更深刻领悟了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她表示,培训的结束不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未来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自己的力量去感召人、凝聚人。02 学员破冰为凝聚青年力量、激发学员潜能,分团委副书记金晨旭组织开展了班委选举,新学员们积极发言,踊跃参与,最终选出班长张翀,团支书程涵,文宣委员朱奕羲,学习委员周嘉荷作为本期青马工程班的班委团体,为更好地完成青马工程日常课程服务。竞选后,由班长、团支书牵头,以抽签的方式将同学们分为5组,小组自行选举组长并完成破冰活动与后续学习。通过组员自我介绍与小组特色LOGO设计展示,青马成员们在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中互相了解,逐步建立信任关系,为形成坚固的团队凝聚力打下结实的基础。随后,个性版“加字游戏”在成员间开展得火热,大家逐渐敞开心扉,更加熟悉彼此,成功完成游戏的小组还收获了学院纪念小礼品。03 “红星”交流会红色电影诠释时代精神,弘扬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念。它们以“革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价值高度,在包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情节设计中,演绎出正面引导作用的人物和故事,展现出各种场合中的英雄人物的榜样力量。在交流会上,李浩宇同学发表了他的感悟:《建国大业》中闻一多先生最后的演讲让他记忆犹新,新青年要珍惜现在生活,有继承精神,为社会贡献尽自己的一份力。李水晶同学看了《我和我家乡》后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新青年应该为乡村振兴、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各组成员在组内进行电影分享与讨论后,互相交流,并就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将所观所感所想画在卡纸上。同学的分享与绘画探讨不仅重温了历史,更产生了思想的碰撞,成员纷纷表示深刻感悟到了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红色精神,未来将继续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04 重温入团誓词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活动最后,在团支书程涵同学的领誓下,青马班所有团员面向团旗高举右手,紧握右拳,庄严地重温入团誓词,上半年度新发展团员作入团宣誓。熟悉又庄严的誓词提醒着每一位团员:要铭记团员使命,不忘入团初心,时刻提醒我们要在青春的舞台上,勇敢地担当起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团员的誓言。生而逢盛世,青春当有为。本次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红星”交流会活动加强了我院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政治觉悟,也大大激励着新团员们为团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成员们纷纷表示,更加坚定了为团组织贡献力量的决心,将把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着力培养其成为能担当大任的栋梁之才。

2024-06-04

提灯创艺、启航未来——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4届毕业答辩工作圆满完成

2024年5月14日下午1点,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答辩如期举行。本次答辩是学院精心组织的一次线下教学盛会,旨在全面检验本届毕业生的创作设计成果。本次答辩共分为9个答辩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凌广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任,对答辩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各答辩小组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确保答辩流程的有序进行。答辩过程中,陈凌广教授亲临现场,不仅作为答辩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细致点评,还作为答辩委员会主任对整个答辩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答辩的公平、公正。学生们轮流上台,展示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并详细阐述了作品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理论框架以及实践意义。答辩老师们针对学生的作品和设计报告内容,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为学院特色,本次答辩着重强调作品创作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学生们通过作品展示,不仅展现了大学四年的学术成果,也体现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延续了学院“提灯者计划”的特色品牌。此次答辩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全面考察,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验。通过答辩,学生们不仅回顾了大学四年的学习历程,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毕业答辩工作圆满结束。   

2024-05-15

激发想象,探索艺术之美 ——“慧+智Plus”女性大讲坛之《绘本的魅力》讲座圆满结束

5月7日下午13:30,学院在钱塘校区第一实验楼201举办了“慧+智Plus”女性大讲坛之《绘本的魅力》讲座与“以漆为媒,将敦煌瑰丽漂上扇面”的制作体验活动,两大活动共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本次《绘本的魅力》讲座由学院漫插画专业教师侯翔宇副教授主讲。侯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绘本”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听众们对“绘本”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谈到“绘本”的教育意义时,侯老师指出,“绘本”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对“绘本”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也会更加关注和支持“绘本”事业的发展。讲座结束,学院举办了“以漆为媒,将敦煌瑰丽漂上扇面”的制作体验活动。“漆扇”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活动现场,侯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漆扇”的制作流程和技巧,并亲自指导师生们进行“漆扇”制作。师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和图案,亲手绘制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漆扇”作品。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们亲身感受到了“漆扇”制作的乐趣和魅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们。《绘本的魅力》讲座与“以漆为媒,将敦煌瑰丽漂上扇面”制作体验活动的举办,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广大师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