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在炮火中牺牲的烈士,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名字甚至他们的尸骨,如果没人追寻,都仿佛要随着时光流逝被淹没。然而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于是,有一群年轻人,自愿踏上了为烈士寻亲道路,成为了引领烈士英灵回家的“提灯者”。
孙嘉怿就是其中的一位。自2012年起,作为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的她和团队成员就开始了为烈士引路回家的志愿活动。她们的足迹,不仅遍布了国内25个省份和地区,还远赴朝鲜、韩国、越南、老挝等7个国家收集烈士资料,走过712座革命烈士陵园。截至今年4月,已帮助1107位客葬异乡的英烈找到了亲属。因这些善举,孙嘉怿荣获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然而她却说:“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荣誉属于所有为烈士寻亲而奔走的志愿者。”
2020年12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携手《钱江晚报》启动策划大型公益活动“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孙嘉怿作为“客葬异乡英烈回家”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初次来到学院,宣讲为烈士寻亲的故事。此后,在省委宣传部及学校党委的指导下,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与浙江日报社共同主办的“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大型公益活动在2021年3月正式启动。
截止目前,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骨干师生的带领下,全国兄弟院校、热心的艺术家参与其中,该活动目前已经为100多位烈士完成画像,并送他们“回家”。
无论时光如何溜走,英烈的故事不应停留;不管时代如何变幻,红色的精神代代相传。送烈士回家,可能是寻找到烈士墓地,可能是修复烈士的遗物,还有可能是一副珍贵的画像。不论什么形式,重要的是将红色故事、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孙嘉怿说,“英烈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必须被铭记,他们的精神更要传承下去!”于是,她发起了“英烈故事我来讲”活动,和其他志愿者到学校给学生讲述烈士故事,让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了20多场演讲。
多年来,动艺学院一直在探索符合学院专业特色的党建引领课程思政新模式,为了将小学期的作用充分发挥,动画专业计划于6月27日至7月1日的小学期专业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烈士画像这一主题,考察和记录这些画像中的英烈的英雄事迹,并通过联合作业的方式,运用动态造型和镜头语言等专业技能,创作一批以呈现英雄故事为主题的连环画作品。使革命烈士的形象不止于单一的画像,而是通过连环画故事的形式赋予其更加具体和立体形象。这当中优秀的影像和连环画作品将会在之后的“百位烈士画像”展中同期展出,并计划印刷成册,赠予烈士属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和中小学,使红色文化和烈士精神得到更广泛的赓续传播。
为了推进小学期红色主题计划,24日下午1点,第二教学楼312教室,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孙嘉怿老师来到学校,现场为大家带来一堂特殊的党课“我为烈士来寻亲”。在我们一起为烈士描绘了一百多幅画像后,让我在现场聆听烈士的故事,重温那份感动,找寻红色记忆,延续革命精神。
返回首页